全球报告:中国成为全球痴呆率第一的国家五个“之最”警示未来

  常见问题     |      2025-07-06 00:37

  2025年6月20日,最新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IF:10.1)的研究表明:中国已成为全球痴呆患病率最高的国家。这篇由约翰斯·九游体育官网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主导、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的分析涵盖了204个国家和地区,全面剖析了1990–2021年间全球痴呆负担的趋势、风险因素和健康系统表现。

  令人震惊的是,中国在这份报告中不仅成为全球痴呆患病率最高的国家,还呈现出五个“全球之最”,为我们敲响了公共健康的警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空腹血糖、高BMI和吸烟这三大可控风险因素,对全球痴呆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痴呆年龄标准化患病率达到:900.8/10万人,是全球所有204个国家中最高的。

  这些国家普遍存在人口老龄化快、筛查能力强的特点,但中国的增长速度和绝对值均超过他们。

  2、对中国老年人口(约2.8亿)而言,推算出痴呆患者可能达到2500万人以上;

  很庆幸的是,为全面推动老年期痴呆应对工作,2024年12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门已经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的通知。

  总体要求是:到2030年,痴呆防控科学知识基本普及,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全面开展,老年期痴呆风险人群得到早期干预,规范化诊疗机制更加完善,照护服务能力稳步提升,老年期痴呆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照护综合连续防控体系基本建立,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得到有效控制,老年期痴呆友好的社会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在204个国家中,研究者按痴呆患病率与变化趋势进行聚类。中国因增长轨迹特殊,被单独列入Cluster 1,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类”的唯一存在。

  Cluster 2:印度、尼日利亚、菲律宾等,DALY上升但患病率略降(说明诊断不足)

  Cluster 3:澳大利亚、挪威、西班牙,患病率和DALY都下降,表现最佳

  Cluster 6:美国、日本、新加坡,指标小幅下降但基数大,压力依旧巨大

  2、另一方面是我们找出了更多有痴呆风险的人,但“查出来之后怎么办”的系统还没有跟上,导致一边是患者数暴增,一边是照护跟不上。

  报告指出,2021年东亚地区的高体重指数(BMI)导致的痴呆DALYs增幅高达:+4852.2%(1990–2021年间),而中国是该区域绝对主力,意味着其BMI相关痴呆风险是全球增长最快的。

  3、肥胖不仅关乎身材、美观,更可能直接影响大脑结构,导致脑萎缩、血流障碍、神经功能衰退。

  很庆幸的是,为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2024年06月0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已经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研究显示,尽管中国的全民健康覆盖指数已达到中高水平,但其痴呆DALYs却远高于其UHC水平所应对应的“预期值”。

  1、英国、新加坡、秘鲁、印度等国家在全民健康覆盖基础上痴呆DALY显著“低于预期”;

  2、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被列为“负担高于预期”者,但程度略低于中国。

  很庆幸的是,在《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通知中,政府已经明确了主要目标。

  2021年,高空腹血糖导致的痴呆DALYs占比为14.6%,全球最高。它不仅是最主要的风险因子,还在31年内增长了39.5%。

  2、高血糖可通过脑微血管病变、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显著提高认知退化风险;

  3、一个常年血糖偏高的人,可能比同龄人更早出现记忆力下降、判断力退化等问题。

  很庆幸的是,为深入开展糖尿病防治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2024年07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个部门已经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在本研究中,部分国家不仅痴呆患病率下降显著、DALYs减少明显,而且在早筛机制、全民健康覆盖、社区照护体系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在过去30年间,其痴呆患病率和DALYs都显著下降。其成功经验在于构建了覆盖全国的认知健康干预系统:包括中老年人定期认知筛查、家庭医生制度下的初筛评估、专业康复中心的慢病联合管理,以及强有力的社区照护服务。

  不仅实现了全人群认知功能早筛,还将痴呆患者的日间照料、营养管理、居家康复纳入国家福利体系。这种模式极大减缓了家庭负担,同时降低了晚期病程的医疗资源消耗。

  通过“家庭医生+认知评估工具+社区护理”的组合机制,实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支持。尤其在高龄独居人群中,社区志愿服务和认知训练小组的建立效果显著。

  其将糖尿病管理、肥胖干预、脑健康教育统一纳入基层多学科联合门诊,特别重视“高BMI、高血糖人群”的认知功能随访,极大提升了中早期识别率。

  这些中低收入国家虽然资源有限,却通过开展认知教育项目、推广移动认知筛查服务、培训基层医护人员,做到了“低成本、广覆盖”,在控制DALYs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显示出“策略优于资源”的价值。

  应将记忆力测试、认知量表评估等项目纳入城乡社区体检流程,从60岁开始进行定期筛查。家庭医生团队应接受专门培训,具备初筛能力,并配有转诊机制。

  政府应推动建立“认知友好型社区”,在街道层面设立日托点、认知康复站,依托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认知训练和家庭照护指导,减轻家庭长期照护压力。

  对九游体育官网于血糖控制,应将空腹血糖检测纳入慢病共管;BMI干预方面,应在中年女性人群中开展重点营养管理和运动指导;吸烟干预则要融入老年健康宣教体系。

  建议将痴呆相关药物、辅助器具、居家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畴,设立专门的痴呆照护补贴或长护险项目,确保不因认知退化而陷入“因病致贫”。

  借助数字化工具,建立“认知功能跟踪档案”,将社区初筛、医院确诊、康复追踪等环节串联成闭环,实现数据实时可视、风险预警和政策调度。

  利用主流媒体、自媒体平台、公益组织等资源普及“脑健康理念”,推动社会对痴呆的去污名化和早筛查早治疗意识形成,使痴呆防控成为全民参与的健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