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我们要立足这一科学论断,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实现教育训练工作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形成覆盖全警、分层分类、严密高效的训练体系,有力提升新质公安交管战斗力。
聚焦“三种能力”抓重点。一是做实基础能力。坚持把教育训练作为队伍建设“强基”工程,围绕政治轮训、专题培训“规定+自选”要求,立足执法规范、警卫安保、保密教育、党务技能、事故勘查、车辆查验、查缉布控、警务礼仪等专业领域,严密组织、严格施训、严实考核,有力推动能力素质螺旋式上升。二是做精专业能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力争教官在数量、质量上同向攀升。深化“校警合作”,推动业务部门、优秀教官到江西警察学院等地实践锻炼。推荐赴外交流,开展跨地区、跨层级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拓眼界思维。三是做强心理服务能力。建立心理预防和危机干预机制,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创新开设心理测评系统、心理自助系统和心灵小屋,强化压力疏导和情绪管理,引导民辅警保持积极健康心态,以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公安交管工作中。
聚焦“三项机制”抓效果。一是强化训考一体。坚持“凡训必考,训考分离”,建立健全教育训练质效评估办法,通过理论测试、实操考核等方法,并配套在表彰奖励、评优评先等方面的结果运用,牢牢树立“绩效为先”的鲜明导向。二是强化比拼亮晒。将“比拼亮晒”融入业务主跑道中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坚持“以赛识才”“以赛赋能”,推进“天工杯”技能比武竞赛,设置“两员”考试、事故勘察、交通秩序、朗诵演讲等10余个常态化赛道,在比实力、拼战绩、亮问题、晒短板中检验成效,为队伍“勇立潮头”提供舞台。三是强化溯源检视。灵活运用考核“指挥棒”,通过溯源信访热线、投诉复议、执法检查、履责不力等方面,对业务条线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倒查,并督促业务职能科室针对性补缺补齐补强,倒逼教育训练工作高标准落地转化,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聚焦“三类变革”抓创新。一是教官功能侧变革。鼓励引导领军人才通过设立“工作室”、提炼“工作法”、研究“技战术”,推行定制化、沉浸式培训,让“名师”出圈出彩。进一步健全教官队伍管理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教官进修学习机遇,在训练观念上、教学水平上、业务能力上提高档次,切实增强教官的能力素质。二是教材供给侧变革。精准对接供给和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不同类别、层级、岗位、警衔、年龄的民辅警分层分类匹配训练计划,有力提升教育训练的精准度和满意度。同时,建立课程研发中心,以解决能力短板为目标,推动教学方向不偏,激发学习内生动力。三是教法技术侧变革。主动拥抱AI虚拟等科技发展大势,组建“数智应用战队”,加快信息化应用推广,实现教育训练虚拟化在应用范围、时间选择和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根本飞跃。通过对时空、场景、设备、角色等虚拟现实的沉浸式和交互性,最大限度还原实战环境,使广大民辅警能够随时随地“亲手”练、“亲口”说,让教育训练形式的创新变革更早到来。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困难挑战,公安交管部门保平安、保畅通、保民生的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坚持以精准化、协同化、数智化为基础,持续提升教育训练工作的层次水平,推动公安交警人才谱系多元丰富、队伍集聚裂变、素质跃迁提升,为加快实现新时代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