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名校录取机会 39 所招生院校均为 985 高校,考生可通过强基计划冲刺更高层次院校,且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志愿填报。 降分录取政策 多数高校强基计划录取分数低于统招线 分之间。例如: 清北在各省的强基入围分数线 分(如吉林省理科分差达 28 分)。 其他顶尖高校如华东五校、人大等,降分幅度多在 10-25 分区间。 本硕博贯通培养 录取后单独编班,享受优质资源(如导师制、国家级科研项目参与机会),多数高校承诺 “应保尽保”,转段率超 80%,远超普通保研率。 竞赛生破格入围 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考生可破格入围(高考成绩需达一本线),且不占用普通名额,为学科特长考生提供绿色通道。 公平性与双保险 高考成绩占综合分 85%,校测占 15%,降低 “一考定终身” 风险;非竞赛生与竞赛生分赛道竞争,提升公平性。
顶尖高校(清北):降分幅度较小,通常 8-28 分,具体因省而异。 华五及中坚九校:降分 10-25 分,部分省份可达 30 分。 中低分段 985: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降分幅度更大,部分考生可降分 30 分以上入围。 特殊情况:存在 “分数倒挂” 现象(强基线高于统招线),多因统招含冷门专业或中外合作办学拉低分数线。
1. 670 分以上:清北预备队 目标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策略: 以清北强基为保底,重点关注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医学等)。 竞赛省一及以上奖项考生可通过校测补足分数差距。 关注清北冬 / 夏令营,优秀营员有优先入围资格。
:华五种子选手 目标院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五校)。 策略: 采用 “复交南” 模式(高考后出分前校测,初试入围),竞赛生更具优势。 中科大、南大可上传竞赛省奖(省一 / 铜牌),材料评议占优。 文科生可关注复旦、南大、浙大的文科强基专业(如哲学、汉语言文学)。
3. 630-650 分:强基名校集中地 目标院校:人大、北航、哈工大、同济、西交大、北理工、九游体育网站入口武大、九游体育网站入口华中科大、南开、川大、北师大、厦大、东大、西北工大、电子科大。 策略: 工科考生重点关注北航(航空航天)、西工大(航空航天)、北理工(智能无人系统)。 西交大、北航、同济、厦大采用 “复交南” 模式,适合竞赛生。 文科生可选择人大、北师大、武大的文科专业。
4. 610-630 分:特色牛校性价比之选 目标院校:中山大学、华东师大、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中国农大、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国防科大、华南理工。 策略: 冲刺 630-650 分段院校,同时关注上述院校的特色学科(如国防科大的计算机、中大的医学)。 分数接近上限的考生可尝试冲刺更高一档院校。
核工程与核技术主要研究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等。例如:核电站的建立和运行,核供热装置的研究设计,核武器的设计制造,核辐射的控制和防护等。
注意: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数据,评估结果为A+的专业排名占比为前2%或前2名;评估结果为A的专业排名占比为2%~5%;评估结果为A-的专业排名占比为5%~10%;评估结果为B+的专业排名占比为10%~20%;评估结果为B的专业排名占比为20%~30%;评估结果为B-的专业排名占比为30%~40%;评估结果为C+的专业排名占比为40%~50%;评估结果为C的专业排名占比为50%~60%;评估结果为C-的专业排名占比为60%~70%。
强基计划招收工学类专业由于实用性比较强,就业导向性很明显,就业方向覆盖土木水利、机械控制、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核科技、核工程部门、科研、设计、化工、工商、外贸、税务、海关等多个热门领域,可以说就业前景还是十分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