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像同济、上交等校开设保研夏九游体育官方平台令营,能在其中拿到优秀营员的同学无异于就是提前拿到了一张“保研铁offer”,或者还有一些院校,尽管优营效力偏弱,但一样能在推免过程中获得一定优先权。
针对艺术与设计的同学,该校设计学院、建筑学院没有保研夏令营!!!大家只能走九推途径!!!
换句话说,同学们基本没什么试错空间,为了在九推时一击即中,只能在专业材料和个人背提方面猛猛下功夫。比如学校官网明确提出的成绩单、英语成绩、作品集、竞赛获奖、学术论文等。
其一,绩点成绩。华南理工没有设置明确的门槛限制,但同学们自然不能太过松懈,不管内保还是外保的同学,大家起码需要根据绩点成绩拿到你的保研资格。并且,稳妥期间,最好还需把绩点成绩保持在年级前10%。
其二,作品集。同学们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相关专业,完成有针对性的设计项目。那么,关于华南理工大学的艺术与设计专业具体有哪些、涉及哪些研究方向?以及根据学长学姐的申请经验,可以给大家提供哪些作品集制作灵感?
其三,竞赛奖项。学校在初审阶段和复试阶段,都提到“获奖证书”这一关键词。
尽管有的同学还看到官网在复试核验材料中提到“竞赛获奖、学术论文等部分材料不作为必须提交内容”,但根据这几年汉艺学长学姐们的申请经验,建议大家不仅要提前做准备,还要尽量提交含金量高的竞赛奖项。
比如今年汉艺成功保研华南理工大学-信息与交互设计的L同学曾分享,她进入面试后,导师们始终围绕着她的作品集项目、竞赛获奖经历、甚至是实习经历等展开问答:
再比如汉艺Y同学,同样也是利用竞赛奖项成功保研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
换句话说,只有让高品质的作品集和高含金量的竞赛奖项两条腿走路,才能保你从初审到面试一路通关。
因此,我们整理出学校重点点名的几个竞赛项目和保研院校普遍认可的竞赛项目,跟大家详细聊聊
建议大家优先关注iF奖和红点奖,一方面原因是,国内竞赛固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但不免会受到诸多限制,比如命题比赛、赛道分类相对简单,且不能一稿多投。
另一方面原因是,iF奖、红点奖在艺术与设计圈里非常具有权威性,像上交大、北交大、华东师范等头部院校都把这两个奖项列在学科竞赛表前列,给获奖同学优先加分、着重加分的待遇。甚至根据汉艺学员们的保研经验来说,像北理工可能还会给拿到红点奖的学生直接发保研名额。
除此之外,同学们想要了解更多通过竞赛获奖给保研加分的机会,根据多所院校的设计竞赛清单,以及汉艺学生们参赛冲奖的经验来看,保研加分的高含金量国际设计竞赛可选择:
而国内竞赛可参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经教育部认可,针对所有专业均有涉猎,在保研、考研或直博时一般都会被纳入加分范围。
以下是其中所包含的国家级设计竞赛,除了个别有明显专业倾向的竞赛,很多是全设计专业皆可投的:
我们就汉艺学员们的拿奖案例,给大家总结出几点国内外竞赛评委都认可的设计项目制作注意事项,且以下内容也同样适用于作品集制作哦~
因为有些学生喜欢从一开始就想好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产出,但这会很大程度上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汉艺老师往往会建议学生从一个宽泛的概念入手,再通过调研与观察,逐层分析下去,一步步找到立足点,更能产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比如拿下红点奖的《HELPMET》项目,起初是聚焦在热射病上,因为学生家中有亲人身边出现了高温作业晕倒的情况,给了学生相应的启发,而近几年随着全球气温失常,热射病夺走了越来越多人的性命频繁出现于人们视野中,因此学生想通过设计,降低热射病的死亡率。
后来,学生做了一款结合室温与汗液传感器,以及定位系统的头盔,一方面能让建筑工人实时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在发生危险时可及时通知其他人员救援。
通过一个宽阔的病症,逐步提出问题和需求,并寻找解决方案,让项目不仅具备可行性与人文关怀,还超出病症本身对使用人群有了更大的惠及与帮助。
比如A同学拿了iF奖的《HAPTIC GUIDES》项目,主要聚焦在视障人士的需求上,做了一个社会关怀性质的项目——一款可以在室内应用的“盲道”设计。
A同学敏锐的发现,在目前的室内环境中,能够为特定的视障人士提供帮助的基础设施设计很少。
他做的这个室内导引通过盲文来实现,并且它不是单纯放在地面上,而是被放置在了墙面上。同时考虑到成本,选择了很简单的“贴上去”的方式,可以在用户退场以后把它很容易地摘下来,而不会破坏室内的整洁性和一致性。
最后,想要完成一个能被国际竞赛组和保研导师认可的设计项目,必定不是仅凭一点两点小建议就能提升上去的。
如果同学们也想切身感受一下怎么做设计才能拿下红点奖、iF奖等高含金量奖项,汉艺开设了“冬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