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近日,教育部下发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的通知,并配发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改革攻坚任务清单》,总共分作20项行动指南。今天来接着聊一下第16项行动:
改革攻坚任务第16条清单中指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补齐五育短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中小学校当以《关于校外培训负担和作业负担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减轻进一步的意见》为工作遵循,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金色的阳光召唤我,它也召唤你。我们奔向操场去,一起练身体,欢乐伴着我,欢乐伴着你。阳光体育使我们幸福又欢喜。”此为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歌词。
的确,身体是教育,健康即未来。“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使我们健康又美丽,增强体魄充满朝气,为我中华更强盛,需要大家齐努力。”今天接着聊一下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体育话题,从“七彩”谈起:
体育课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习体育知识的主阵地,通过课堂,学生通过学习体育技能,锻炼身体素质,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各中小学校应按照《体育与健康》新课标(2022版)要求,根据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度、训练、品质、学习、技能考核等方面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体育教育锻炼,涵盖技能锻炼和学习过程两个方面。
学习过程包括课堂表现和出勤率两项权重。课堂活动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参与度、情感表现几个方面,课堂活动表现可以全国普及的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个别学生的成绩适当权衡,最终确定每位学生的量化计分;出勤情况以每节课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
体育技能是指体育技能测试和体育健康知识测试,测试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目标的所学内容而定。
最终将学习过程和体育技能两项技能累积,可采用四级评定机制予以表述。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不及格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新测试,重新赋分。
通过强化红色体育课堂的阵地建设,必能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学生敢于勇敢地挑战自己,在锻炼中收获成长,真正让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让学生不断学会运动技能,让学生人格品质健全。
大课间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全校学生一同锻炼、学习、展示的舞台。对照《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根据学生年龄、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锻炼需求。大课间体育活动从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各校要因校施策,根据学段特点,突出项目特色,原则上每天项目不重复。学校通过活动记录表对各班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班级量化,从集合速度到参与人数,从动作要领到协调能力,从做操纪律到解散秩序等等都会记录到表,每天都要有学校体育老师、红领巾体育监督员对各班表现进行评价、再有班主任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升学生身体素养发展、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加强学生的自信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运动情绪日益高涨,展示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各中小学校当立足“健康第一”的理念,将丰富多彩之体育运动充实到社团活动中,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首先立足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提供的课后体育锻炼资源,按照需求牵引、以用为本的原则,组织制作并遴选推荐一批优质体育类视频教学资源。选用的视频资源突出基础性、示范性、完整性、系列化,有效服务教与学,还特别注重推广体育总局编制的近视防控操等教学视频,指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和科学护眼。
同时,对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通知要求,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在课后服务时间,形式多样的开展诸如棋类、球类、轮滑、绳类、踢毽子、陆地冰雪等等多种社团活动,各种社团开设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与需求,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玩转多样体育,遇见美好童年。使体育社团真正成为广大学生参与、锻炼、运动的平台,使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在学与玩中得到升华。学校需对参加学校体育社团的学生记录学生体育成长记录档案,根据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通过记录奖励分值进行体育综合素质积分评价。
家庭体育作业是体育课程的进一步补充、延伸和拓展,是促进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各中小学校要始终关注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居家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可设计“1+N”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即每周会给学生布置一项锻炼项目(比如跳绳、踢毽子、蹲跳起、仰卧起坐、扩胸开合跳等运动项目),学生每周还要了解一条体育健康、锻炼知识和一条体育新闻,并及时填写家庭体育作业记录单。体育作业由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体特质统一布置,学生居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家长参与监督与帮扶,体育教师进行学练指导,班主任做好评价与反馈。学校根据家长、学生、班主任三方评价,对在课外坚持体育健康锻炼的学生给予评定,对于表现优秀,通过记录奖励分值进行体育综合素质积分测评。
通过实施绿色家庭体育作业,学生回家沉迷电子产品的时间变成了锻炼时间,既养成了坚持不懈的品质,又培养了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既增长了体育健康锻炼知识,又提高了学生体育素养,既带动了家庭体育锻炼的氛围,又改善了亲子关系,让孩子潜移默化的走近体育,爱上运动。
“青色”象征着希望、清新、坚强、庄重,代表着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生命力量。
各中小学校应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赛事活动,充分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通过“体育锻炼的故事会”、“健康知识大转盘”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安全防范、健康饮食、用眼卫生、科学锻炼、正确坐姿、预防疾病等知识;通过“体育名人我知道”演讲活动,让学生感悟体育名人的成长历程,学习体育明星的体育精神,分享自己体育锻炼的心路历程,交流体育带给我们的乐趣和健康;在班级足球对抗赛、篮球赛、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锤炼学生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勇敢挑战困难的精神,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各项赛事比赛,学校对活动表现优秀的班级、团队、学生个人给予不同等级的定分,也对在校外参加的校级以上的比赛适当给予加分。通过体育竞赛活动的多元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也使学生综合性的体育技能、身体素质等得到了全面提升,塑造了学生良好的体育品格,从而掀起“人人运动,人人阳光”的运动热潮。
“蓝色”是永恒的象征,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理智、安详,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
对照国家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中小学校应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做到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的配套衔接。同时,按学生性别、班级、年级等不同类别在学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对已达标但想再次提高检测成绩的学生,间隔一个月后,可申请进行二次检测重新评价,对未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标准的,学校提出针对性的体质锻炼建议和意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有进步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新测试。
通过开展体质检测工作,学校便能对学生现阶段的身体素质水平直观了解,同时学生也了解到自己的体质健康情况,学生们为了能够达标,更加注重了体育课堂、海绵课间、体育社团、体育作业、体育竞赛的倾情参与和强化练习,并能对自身不达标项有针对性的加强锻炼,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
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通知要求,对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评选,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优秀等级的颁发“阳光体育奖章”,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同时,立足本校的星标评价体系,各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盘点,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逐级授予学校特色“勋章奖章”,获得体育奖励,通过学期终级评价,树立体育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锻炼、乐于运动、收获健康。
中小学阶段整个体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有效的体育工作及管理机制,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良好习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真正让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使新时代体育改革工作永远在行稳致远的路上。九游体育官方平台九游体育官方平台